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123 Street Avenue, City Town, 99999

(123) 555-6789

email@address.com

 

You can set your address, phone number, email and site description in the settings tab.
Link to read me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rticle/mandarin

[刺青] 航海夢中飄泊的紅黑色浪漫:美式傳統刺青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除了先前的[刺青] 亞洲發跡到全球進化的匠級藝術:日式刺青,這次介紹的也是能見度非常高,也廣為刺青藝術家們喜愛的美式傳統刺青。如果說日式刺青是亞洲刺青藝術的主流跟根基,而美式水手刺青就是屬於美洲傳統刺青的經典指標之一。

紅紅黑黑,不複雜的線條設計,外在復古但不粗糙的大方設計,內在強烈的文化元素撐腰,這也難怪彩色刺青的夥伴身上都一定有一個美式風格的傳統水手刺青。

為何美式傳統風格的刺青會跟水手文化扯上關係呢?這要從西元1700年船長James Cook和他的組員開始說起,在前往太平洋的旅途,正式被稱為水手的一群人,因為身份/階級的象徵、航海的挑戰與成就、及對大海未知而形成的水手信仰都造就美式傳統水手刺青獨特的風格。

而這一類的風格的訂定就要從刺青藝術家Norman Keith Collins A.K.A Sailor Jerry說起,出身於夏威夷,可以說是水手刺青的開山祖師爺,雖然如先前提到的美式傳統水手刺青可以追溯至1700的航海時代,但把這類風格推向顛峰,跨越到社會大眾,Norman的功勞不可沒,所以美式傳統刺青又因為他而有了另一個名字,Sailor Jerry。

就如同各文化下的刺青風格一樣,總是在特定的圖案後隱含著不同的意義,像日式刺青、俄羅斯的黑幫刺青文化和美國傳統水手刺青都是一樣的。所以除了外表的美感外,身為一位刺青專研者,CMMN SNSS就一定要讓你了解一下美國傳統的水手刺青,刺的意義是什麼,也許哪天你跑船遇到美國手水可以跟他把酒言歡聊個三天三夜。

最常見的美式傳統水手刺青圖案就屬這些最為經典:

 船錨

代表有經驗的水手,達到了水手裡所謂的Boatswain或是Chief的階級,大概就是說可以獨當一面,順利的橫度大西洋的概念。

羅盤

未來目標的象徵,也有代表故鄉方向的意義。

骰子

象徵冒險犯難的精神,不畏懼挑戰,是喜歡風險、勇敢的印記。

麻繩

甲板手的標誌。

燕子

最起初是剛入行的水手印記,後來延伸為毎航行5000英哩後的象徵,經驗值逐漸累積的概念。

展開全帆的船

代表通過海象惡名昭彰的Cape Horn的象徵。

夏威夷女郎

代表在夏威夷服役過或是駐點於當地的標誌。

黑豹

代表狂放不羈,自由的象徵,以過著自己引以為傲的生活態度為榮。

代表有在亞洲海港或東方海域活動的認證。

黃金色的龍

印記穿越國際換日線的成就。

豬/雞

護身符、安全的代表,因為豬/雞是用木箱裝載在船上的,有船難發生的時候能漂浮海上保命。

小插曲,1900年美國海軍下令制止服役人員身上有任何的猥褻或裸露圖案的刺青,因為這樣很多軍人還特別去找了刺青藝術家讓自己水手風格的裸女穿上衣服。 LOL
 

了解了美式傳統水手刺青Sailorr Jerry的文化含意與起源後,接下來幾位這個領域的刺青藝術家們是你一定不能錯過的,一樣不論是在世界各地,就連台灣也有世界級的代表在活躍著!

Smith Street Tattoo Parlor

第一個推薦的不是任何一位藝術家,是一家貫徹理念跟風格的刺青店。在紐約布魯克林的Smith Street Tattoo Parlor,由四位熱愛美式傳統風格的刺青藝術家組成,Bert Krak, Steve Boltz, Eli Quinters和Dan Santoro。對美式風格的熱愛讓他們在布魯克林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堅持,蛻變成現在在紐約地區提到美式傳統風格刺青就一定會想到的招牌店家。其中Steve Boltz和Dan Santoro駕輕就熟的好技術加上個人的美學好品味,讓他們的作品在千篇一律、相對制式且差異性不大的美式刺青領域中仍能明顯的一眼看出他們過人的天賦。

Javier Rodriguez

巴塞隆納的Javier,業界名氣已經非常響亮,在傳統美式風格中辨識度非常高,也許您一眼沒辦法點出他有什麼不同,但是就因為注入了多年經驗跟品味美學的累積,Javier總能將類似的物件用不同的視角跟配色做呈現。Javier的作品最常用來點綴的除了美式傳統刺青必備的紅色外,綠色可以說是他的個人招牌,加上紅與綠本來就是如此騷包搶眼的搭配,經過Javier巧手繪出的美式傳統風格可說是充滿獨特的圓潤感。Javier毎個月也會到先前介紹過幾何大師MxM倫敦的Sang Bleu Tattoo駐點,真的不需CMMN SNSS特別介紹,基本上Sang Bleu的認證就足以代表Javier過人的才華了。

Sway 

接下來在英國Leeds的Sway,多以黑白單色為主,你一定會對他的作品愛不釋手!在美式傳統風格中加入了一些近代最受歡迎的現代手法,讓復古的Sailor Jerry搭上新世代的美學風潮,衝撞出後期經典Old School Style的微妙衝突感。醜得很好看的風格配上美式傳統的水手硬漢概念,這種鐵漢柔情?!您能錯過?

Mark Cross

就如同先前提到的一樣,隨著時代的演進,刺青的風格也慢慢轉變。搭配著新時代的想法一點一點將創意注入傳統風格中,就是這樣的變化多端跟出乎意料,也讓刺青雖然有風格之分,但本質就跟其他各種形式的藝術品一樣沒有差異。紐約East River Tattoo(這個名字你會一再看到,總有一天CMMN SNSS會好好跟你做介紹的)的Mark Cross除了擅長美式刺青外,經典的Old School Style也是非常擅長(經典的Old School Style也會在日後跟大家繼續好好分享),唯一不變的是不論哪種風格的作品都非常有Mark個人的特色。不是說CMMN SNSS跟Mark有一些交情就特別講他好話,絕對不是CMMN SNSS偏心!看看Mark的作品,你會發現很少男性刺青藝術家的作品可以用可愛來形容呀!(CMMN SNSS曾經就見過Mark畫了一個下午的神奇寶貝系列Flash。XD)

Virginia Elwood

美式傳統風格的原汁原味呈現,先前介紹了幾位在這類風格下融入強烈自身特色的artists,那Virginia可以說是傳統派的一脈相傳。先前長期在紐約刺青名所New York Adorned吸收大量能量,現在在大師中的大師Scott Campbell的Saved Tattoo創作。除了是美國人最愛且最忠實呈現的美式風格外,Virgina可說是刺青界裡少有的可人兒,本人不僅心地超好,對社會運動也不遺餘力。也許是溫柔的天性,曾經看過他刺一個手掌大的作品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這樣專注的細心更是她的作品能如此完美的主因。

Mick Gore

其實一直知道台灣各種風格都有厲害的刺青師,也許環境、喜好、風氣影響,名氣都不如國外響亮,但技術和想法一定是不輸人的。Mick Gore就是一個讓CMMN SNSS非常佩服且喜愛的刺青藝術家。一開始看到Mick Gore的作品是在國外的Tattoo Mag跟Blog,其實一直不知道這位優秀的藝術家也是台灣鄉親。因為說穿了其實從來不覺得台灣的文化背景跟環境會有如此擅長美式傳統風格的刺青藝術家,畢竟日式風格永遠是台灣刺青的主流。 Mick Gore的美式傳統風格設計能如此到味實在讓人折服。現在在Josh Lin的Synthetic Lab服務,自己的全新工作室正在籌劃中,趕緊留意,當新開張的第一位客人吧!

Duke Riley

最後,說到水手航海夢,就一定要提到Duke Riley。雖然Duke的風格跟傳統的Sailor Jerry完全不同,但他可說是現今真正維持著航海魂的刺青藝術家。以自身創立的紐約布魯克林East River Tattoo為根基,吸引世界一流藝術刺青師駐點。本身以簡易的線條,加上復古造型的趣味風格水手圖案而聞名。為什麼說Duke是最有航海魂的藝術家呢?Duke Riley一直都有著航海夢,曾經以自製的單人潛水艇在紐約Hudson River航行而被逮捕聞名!?而自身更在紐約Upstate的海邊一處從前水手跟海賊聚會的海岸洞窟建立起自己的酒吧,偶爾幾個月一次水手風格強烈的私人聚會更處處展現出海之男兒的氣魄。在紐約,Duke Riley也是代表性十足的藝術家,去過紐約的你,其實一定也看過他的作品。在各線地鐵上擺放的將紐約地鐵隱喻為海上船隻的手繪作品,相信你一定不陌生。是的,Duke Riley一定是現今最能成為海賊王的刺青藝術家!

 

看了那麼多,是不是又朝刺青小百科邁進了一大步?!XD 正因為刺青就像是活的藝術一般,不同的藝術家為不同的風格注入獨特的元素,也讓刺青能與時俱進。充滿生命力的藝術,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呀,之後CMMN SNSS再和大家談談跟美式傳統風格非常相似的經典Old School Style吧!相信你也會跟我們一樣深深著迷。



 

[流行] 7招讓你的西裝更體面

cmmn snss

Written by Soup


擁有一件在英國Savile Row訂製的西裝相信是不少男人的夢想,但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考量過自己的荷包後,Savile Row訂製西裝就會只停留在夢想階段而已。不過,近來兼顧品質及CP值的平價西裝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少品牌推出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西裝,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符合預算的選擇。但這並不代表在西裝的購買上你可以不經選擇就盲目購入而不踩到地雷,下面CMMN SNSS就教你7招讓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物超所值。

慎選布料

在同一個預算範圍內的西裝,你所支付的大部分會是原料價格,而不是工錢,所以若有一套西裝標明以cashmere羊毛混紡,卻有著polyester西裝的價格,千萬不要馬上以為自己撿到寶,因為如此低的價格有可能反映了較差的作工。

羊毛是CP值最高、耐穿且不容易產生令你尷尬光芒的材質,但在購買前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還是看看織標,確認沒有其他人造纖維被用來魚目混珠以拉低價格。

注意顏色

一套較平價的西裝可能經不起被細細檢視,所以應該避免顯眼的顏色和花樣,畢竟你應該不會想要自曝其短。經典的色調像是深灰或深藍色能夠讓結構上的缺陷不容易被看出來。

講求合身度

沒有辦法買訂製西裝沒有關係,但至少要請裁縫師將西裝的各部位如袖長及褲長等修改至合身,因為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合身度是穿著西裝的王道,相信我,你絕對不會想讓人以為你是穿了爸爸的西裝出門。但是裁縫師也有它們的極限,所以在選擇西裝外套時,肩寬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試穿時建議穿著日常搭配的襯衫,挑選袖子接縫處落於手臂與肩膀交界處的尺寸;西裝領口應該輕輕觸碰脖子,使肩膀處的布料平坦沒有皺摺。

觀察內襯

西裝內襯是用來形塑西裝版型的,訂製西裝會依照你的活動範圍把內襯手工縫製並依體型調整,但是對較平價的西裝來說這樣做成本太高,所以平價西裝的內襯通常是用膠水來固定,如果淋到雨或室內太過潮濕,你的西裝就很有可能會解體,或是在領子處產生一些凸起的皺摺。我們的錢應該花在刀口上,選擇胸口處內襯是縫製的西裝外套,它能讓你的身形看起來更好,卻不會太傷你的荷包。購買外套前,先用手在外套釦子附近搓兩下,如果沒有感覺到內襯的話,就把它放回架上吧。

勤於保養

貴的西裝需要保養,然而平價的西裝更需要你的細心照顧。首先,別用熨斗去除皺摺,因為太高溫的熨燙會使西裝面料被磨平甚至發光。所以,投資一台蒸汽機能讓你不會燙出太過刻意的線條,又能消除皺摺。其次,掛放西裝千萬不要使用鐵絲衣架,既然都花錢買了一套西裝,再花錢買個木製衣架應該無傷大雅。

細挑配件

如果你的預算很緊,投資配件會讓你有更高的回報,多花兩千塊在領帶上,或是一件合身的雙股布料襯衫,都能轉移焦點,提升穿上西裝後的整體質感。我們還有一個建議,挑塊cashmere羊毛材質的方巾塞入西裝口袋,能讓你的氣質更上層樓。

去健身

這聽起來可能很膚淺,但是你的身材似乎決定了穿上西裝後的感覺,勤跑健身房吧,然後請裁縫將你的西裝修改到練出來的30腰,更fit的身材會讓你有動力去嘗試合身的西裝;相對的,合身的西裝會讓你馬上驚覺自己正在發胖,一舉兩得。



 

[旅行] 日本新宿黃金街 - 舊世界的特色餐廳與酒吧集散地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如果你喜歡阿基拉或北斗神拳那種戰爭後的世界觀,喜歡那種沒有秩序的美感,以及帶有點混亂的環境,那你一定會愛上這裡 - 位於東京新宿的黃金街(新宿ゴールデン街)。

黃金街位置在新宿的花園神社旁,熱鬧的歌舞伎町附近。但是這邊沒有成群的觀光客,也沒有會纏著你不放的居酒屋店員,反而多的是一股藝術以及文化的氣息。二次世界大戰後混亂的局勢,很多房屋都是隨便蓋蓋,當時這邊就只是幾棟木造的長屋構成一個特色區域。而戰後無秩序的環境下最容易聚集的就是風化場所,一直等到日本實施了賣春防止法後,這裡的店家才開始轉變。慢慢的有藝術家, 作家以及劇作家等開始流連於這個區域,在餐廳酒吧裡聚會聊天。所以現在看到的黃金街裡的店家都有各自風格十分強烈的外觀和設計,帶有殘敗的藝術美感。

黃金街一帶其實是個方型區域,只有短短的5, 6條街,但是聚集的餐廳酒吧卻有約一兩百間,可說是十分的密集(很適合pub crawl)。因此這邊的店內空間都十分的狹小,多半坐不到10個人,如果有人要離開座位上廁所,通常整排的人都要跟著起來,十分有趣。而且千萬別小看這邊的餐廳,雖然空間小,但是有很多家可都是被雜誌報導過的隱藏美食,從日本, 南洋到法國料理應有盡有。另外一個會讓人愛上這裡的原因就是店裡歡樂融洽的氣氛,即便你是外國人,隔壁的上班族還是能很自然的和你瞎扯蛋,有時候老闆還會拿出吉他和大家高歌一曲,是個非常適合交朋友的好所在。

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想說,既然是介紹餐廳酒吧怎麼照片都是白天拍的?因為要讓各位讀者看清楚這邊的環境,CMMN SNSS可說是用心良苦,特別花了一個早上來取材(絕不是晚上喝醉忘記拍照,隔天再來補拍XD)。總之,不管是要來用餐喝酒或閒逛,請至少晚上8點以後再過來,才能體會到黃金街夜晚閃耀光芒的迷人之處。另外如果只是單純喝酒,有些店家會收取一人日幣600-800不等的table fee,可別忘記付喔! 

[新聞] CMMN SNSS WEEKLY PICKS 11/23~11/29

cmmn snss

身為您生活不可或缺的品味夥伴,CMMN SNSS將替您精選每週5則不可錯過的一週大事。讓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能優雅地知識不落人後!


傳說中的 Nintendo Play Station 原型機空降香港

相信你的眼睛,這不是網上的山寨貨,而是日本電玩兩大巨頭 Nintendo 和 Sony 於 80年代末一次美麗的邂逅,研發了一部名為「Nintendo Play Station」的主機(現在被稱為 SNES-CD),除了可玩「超任」的卡帶外,更有 CD-ROM 可以放入光碟.想當年擁有一台主機已讓人羨慕不已,同時擁有兩台主機的同學絕對能在學校中叱吒風雲.作為一個電玩迷,能見到Sony和Nintendo的Logo一起出現在主機上,那可是作夢也會笑.這款主機已於本月28 日在香港中環舉行為期兩天的全球公開展覽,給大家看看這「幻の主機」的真身,沒有機會看到的發燒友,可以看看下面Hypebeast製作的相關影片,一圓兒時的瘋狂幻想.

Source: RETRO HK FB PAGE


Adele Instagram Video 公佈《25》巡回演唱會

Adele 新碟一出即破盡各種紀錄,全球都在期待聽到她的Live演出.日前Adele果然不負眾望,在 Instagram Video 公布了演唱會檔期, 網上 12 月 1 日開始預訂.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在只公布了英國與歐洲的計畫,什麼時候才會輪到亞洲呢?

Source: DAILY MAIL


《Empire》星戰封面限量版聯名贈送Kylo Ren公仔

《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還有不到 20 天就將上映,宣傳活動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最新一眾新星戰角色登上《Empire》雜誌封面,包括 Rey 、BB-8、Finn、Han Solo 及 Chewbacca、Poe Dameron、Captain Phasma 和 Kylo Ren.同時推出了殘酷的限量珍藏版,與玩具商Hasbro合作,連雜誌送出 Kylo Ren 公仔,限量 4,500 隻,雜誌在美國時間 26 日開始販售.

Source: Empire


Hedi Slimane 掌鏡 Saint Laurent Surf Sound Collection

Saint Laurent 創意總監 Hedi Slimane,再次親自操刀為自家品牌拍攝造型照,本次的「Surf Sound Collection」系列,由 Dylan 演繹 2016 春夏服飾,以黑白色為主調,展示 Skinny Denim Jeans、Singlets、Leather Biker Jackets、Relaxed Shirts 及 Tuxedo Jackets 等款式,完全表達出服飾的狂放不羈。

Source: Hypebeast


GQ 評選 2015 全美最佳男裝店舖

知名男裝雜誌《GQ》最近從全美男裝店舖著手,評選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100 間優質店舖。今年入圍的店舖涵蓋了「Denim & Casual」,「Sneaker & Streetwear」,「Suits and Tailoring」,「Vintage Stores」,「Specialty Shops」,「Home and Design」和「Where Rich Guys Shop」七大類別,除了耳熟能詳的 Supreme、Kith、Dover Street Market、RSVP Gallery 和 Concepts 等著名店家外,也不乏 Taber 和 Forty Five Ten 這樣的小select shop。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擊這裏查看完整榜單。

Source: GQ


 

[專訪] Savor & the team - (下)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Burnt 天菜大廚>中,除了那一聲聲的" Yes chef “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對於主角所擅長的廚藝是否”老派“偶有著墨。記得一幕當sous chef Helene 拿著sous vide機教導他並說了類似這就是未來的話。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或許在廚房之外有更激烈的討論,而這天有機會與Chef Nicolas對談,當然抓住機會聽聽Chef 對於廚藝以及食物的看法。


More abt food...

Sous Vide (舒肥)這幾年在台灣有很多的討論,是否可以跟我們分享一個廚師的看法?

[N]: Sous Vide是分子料理的一種技術,本質跟油封(confit)的概念一樣,只是Sous vide比較現代化。這樣的技術其實廚師們都會用,但在使用這個技術之前,你必須清楚Sous vide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而這樣的效果是否是你要呈現給客人的。在我們這邊,肉類基本上都不會用Sous Vide去烹調,除非一些油脂較少的食材。若是一般油脂較多的食材,基本上就是在火上烹調,梅納反應會比較能表現出肉類的個性(Character)。但我們在處理一些蔬菜的時候,Sous Vide會保留蔬菜本身的顏色以及口感,以及煮出來的扎實度,這時候我們就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因此,我認為這樣的技術不是不好,也不會是最好,而是看一個廚師對於食材的了解,以及要怎麼樣去應用各種技術,來呈現出想要表現的效果。我們也嘗試用Sous Vide烹調不同的食材,像鴨肉的效果就不是我們想要的。而海鮮本身因為比較容易過熟,有些海鮮用Sous Vide的效果不錯,我們就會用這樣的技術。

我們發現許多餐廳現在都強調在地食材,明顯與過去西式餐飲強調的不太一樣,那Savor呢?

[N]: 早期的台灣的法國料理常會強調很多外國的食材,以物以稀為貴的感覺教育客人,那現在的Gastronomy已經不是這樣了,廚師應該要去鑽研的就是把一些平常的食材變成你的東西來呈現給客人,並且在菜單上花心思去呈現出每一道菜背後的連結性。像台灣產很多蔬菜,以三星蔥為例,我們會取綠色一段作成蔥油,一部分作成Mayonnaise當作醬汁,這樣蔥味很重且顏色很漂亮。而蔥白的部分則那去炭烤(Charcoal)然後搭配主菜。而我們會ㄧ部分把蔥油脫水(dehydrate)成粉狀(powder) - 所以我們一道主菜就會搭配烤過的蔥白與其他蔬菜,並且有蔥油的醬汁以及灑上去的Powder - 用平常不過的在地食材,在一道菜上完整的呈現給客人。這樣的連結性在早期的西餐可能比較少,而現在許多台灣的餐廳在菜單的設計上就是花很多心思在架構這樣的連結,我想這是台灣餐飲越來越進步的地方。

聽起來很好吃!這是否就是你要跟客人溝通的” story behind"?

對,就像我在法國學的,我們想要將一些平常不過的食材,用另一種方式呈現給客人。而我們也一直在技術上面做改變。傳統的法國菜很注重醬汁,但是很多都是用比較厚重的醬汁,如大量的butter sauce。我們現在會嘗試把醬料作成比較清爽,但是味道上又很強烈,可以完整表現出食材的味道。舉個例說,台灣產很多洋蔥。我們用大量的白色奶油洋蔥去榨汁。把榨出來的汁加熱且過濾,接著用過濾出的渣渣混著蛋白去澄清冷卻後的洋蔥汁,然後再將洋蔥汁去濃縮,像傳統的澄清湯一樣。顏色會從原本的牛奶色,變成透明,再變成琥珀色。而味道不僅非常甜的而且也保存了濃郁的洋蔥味。這樣的精華,我們就可以去搭配許多的菜色。同樣的,我們也會把這樣的技術用在蘑菇上,做出來就像天然的味精,當我們拿來調配醬汁時,他會是液態的呈現,沒有傳統醬汁的厚重感,但是味道是很強烈的。客人吃完後,口感上會是清爽的,但是也完整的嚐到食材的味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把當季的在地或是進口食材,用我們的方式呈現給客人。

Whats your Common Sense?

[N]: Mutual Respect - 就是來這邊不能穿拖鞋!(哈)。其實我們去外面吃飯也是,每一間餐廳都有自己的Policy,那我們都會去尊重每一間餐廳的規定。而我們也希望客人到這邊能夠尊重我們的Policy。而如果每個人都以Mutual repect的心態去吃一家餐廳,那才會用開放的心態且體驗到廚師及團隊所帶來的!

最後,是否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Savor團隊最近有沒有什麼樣的計畫?

[P]: 我們十二月會有一個活動,由於一直以來Savor都是只接單桌,最近因為有比較多的曝光,散客的詢問度較高。因此十二月我們會有突破性的嘗試 - 整個月都開放給散客,但大家必須Share這張大桌子。而我們也會設計一道與12月有關的菜。

<後記> 與Savor團隊的對談時,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食物以及餐廳經營的熱情與想法。尤其是當看到Chef Nicolas在講述那些烹調的過程,以及他們對食物的看法,從他臉上的表情,真的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料理的熱情,而且是用心在打造這個用餐空間!同時也可以看到兩位副廚師(Wilson & Marcus)也正在背後開放式的廚房中準備著上述的蘑菇醬汁,整個空間散佈著濃濃的蘑菇香 - 好像我們也浸在火爐上那個大鍋裡。如果對Savor有興趣的人,不如趁著12月完全開放給散客訂位的時候,來這邊體驗Chef Nicolas以及他的團隊,所帶給你的菜餚,以及背後的故事!



 

[藝文] 在巴黎龐畢度,藝術是「被禁止的等待 Waiting is forbidden」

cmmn snss

written by Joyce Liu

別以為巴黎只有羅浮宮、凡爾賽宮,這種古典優雅的景點可以看。巴黎也有超現代,奇怪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建築物,這就是和艾菲爾鐵塔一樣引起巴黎人震撼跟反對聲浪的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1969 年的時候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Pompidou)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帶領軍隊大勝希特勒的法國總統戴高樂而提出的計畫。這座以現代藝術為焦點的博物館是英國建築師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和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擊敗其他 600 個競圖爭取到的設計案。從外面看來,一點兒也不雅觀,因為這個建築物把內部裡該有的排水管、排氣管、電管線、樓梯、鋼架…全外露,龐大又凌亂,難怪是世界上稱霸為獨一無二的怪建築。

當然,一直以古典藝術和建築為傲的巴黎人絕不可能安靜的接受這個完全後現代主義。期間的爭議相當激烈,很多人諷刺這是一座「市中心的煉油廠」。這樣的建築後來被稱作「高科技派」風格(High-Tech)。可惜的是,大力推動這個博物館的喬治•龐畢度總統並沒有來得及看到它完成,就病逝了。所以這個博物館就以『龐畢度』為名紀念他,也因為地點就在 Plateau Beaubourg 這個區域,所以你會聽到很多巴黎人就叫它「Centre Beaubourg」。

其實,龐畢度中心裡面是個現代藝術博物館、展示中心、圖書館,還有;不錯的餐廳,活像是一個文化大超市。在館藏方面,龐畢度藝術中心以二十世紀以來的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其中還包括了大量的建築文獻圖稿、設計作品等,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並列全球最大的現代藝術中心。館藏豐富的龐畢度中心由於場地限制因素,更於2010年5月12日於法東的梅茲(Metz)全新開幕龐畢度二館。龐畢度每次的主題展或藝術家特展總是展品豐富,讓參觀者飽覽世界大師名作的同時;還可以依年代循序漸進地了解藝術作品。而龐畢度中心舉辦的展覽主題,往往也是世界各國美術館策展的主要參考指標。

這次的特展是當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英籍巴勒斯坦的女性藝術家Mona Hatoum,她喜愛探討政治及社會張力所形成的現實生活狀態和壓力,大部分作品都圍繞著暴力、壓迫和偷窺這類爭議性的主題,她還經常在作品中突顯人類肉體的弱點和反抗性。Mona在這個展覽的文字介紹中,有句話說『…被禁止的等待 Waiting is forbidden』,何嘗不也是點出她對於這些透過作品所表達的社會議題關切的迫切性,是絕對不應該讓老百姓等待。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聯想到,這句話似乎也頗貼應拿來形容龐畢度。龐畢度的展覽、龐畢度對於現當代藝術的社會責任,不僅都嚴守節奏且能即刻傳達給社會大眾;不願意讓社會對於藝術的演變有絲毫等待的拖延與誤時。我想,Mona對展覽所提到的一句話,正足以形容我對龐畢度對藝術傳遞的哲學觀。

據了解,Mona這位藝術家並不是第一次現身龐畢度展覽,1995年,由於她到巴黎Centre Georges Pompidou和在White Cube的展出,獲得了特納獎的提名。在參觀展覽時,發現這位藝術家喜愛創作物體裝置及表演類作品,初期是表演類作品居多,後來她從「活的」作品轉向機械裝置的創作,加入了視頻,燈光和聲響效果。她簡單利用我們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微小到如頭髮或者紙張等材質,來創作大型裝置。在展場,有間房間佈滿了她的髮絲,天花板上地上到處都是,人們可以自由在空間走動,不小心可能會觸碰到從天上掛著的髮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她也利用藝術中心的空間特別為此次展覽有新創作〈Map (clear)〉,結合場內的落地窗前擺放由數千個透明玻璃彈珠,在地板上組成一幅世界地圖,結合窗外巴黎市的景觀,給予觀看者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其中也有些早期的創作,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有〈Projection〉、〈潛流Undercurrent(red)〉中跳動發光的燈泡和紅色捲曲的電線,也有包括去年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展出過的〈Impenetrable〉鐵絲鋼等……。這項個展會持續到今年的9月,之後將會到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和芬蘭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Kiasma)繼續展出。

除了館內精彩的展覽與館藏,千萬不要錯過館前的廣場,這也是博物館特色之一 。廣場上會有固定展示的雕塑品,這次來就看到著名的美國藝術家AlexanderCalder的動態藝術。更有趣的是,你會發現廣場上有許多人躺在那休息、野餐及喝酒,一邊觀看這奇觀建築一邊享受巴黎人自由奔放的生活姿態。但如果你逛累或嫌外頭太熱,博物館頂層六層有個時髦的藝術餐廳「Georges」,是後來由法國建築事務所Jakob & Macfarlane設計的,餐廳設有一個室外平台,讓你一邊吃飯一邊眺望巴黎的景觀。這餐廳內部也非常有趣,由幾個刷上不同顏色及不同形狀的空洞組成,它們有著多種功能,可以作廚房、吧台、私人包房和廁所,這獨特的設計為餐廳營造了不少趣味。


 

[專訪] Savor & the team - (上)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一聲聲的 " Yes Chef " 從廚房傳出 - 這大概是"Burnt 天菜大廚“ 出現過最多次的場景吧!或許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熱愛上餐館吃飯,卻從未與廚師交談,更何況是聽一個廚師敘述著那一段在星級大廚的廚房裡實習的經歷。CMMN SNSS團隊一直希望有機會與廚師對談,聽聽他們的想法,讓我們能更深入他所帶來的菜餚後面的意義。這次我們有機會與Savor 的Chef Nicolas及總監Pei面對面聊聊他們的經驗與對於餐廳飲食文化的想法。


From the past...

身為一個 Chef,什麼樣的經驗影響你最深?

Chef Nicolas [以下簡稱N]: 我覺得身為一個廚師,最重要的就是經驗- 從出生到現在所經歷的大小事 - 對我而言,小時候在阿根廷長大,所以我很習慣當地較粗獷的飲食文化 - 很多燒烤類的烹調方式。之後我回到台灣學中文,那時有一段時間都在南部的奶奶家,接觸到了很多如破布子這類的本土食材,也成爲我記憶中的味道。而大學在美國的時間,開始接觸到許多較精緻的料理,並學習到不同於home cooking 的食物。我認為法國料理很重視醬汁等細微的地方,且每個料理都與當地的歷史及文化都有很深的連結,所以就決定去法國的ESCF-Ferrandi學法國料理。

Pei [以下簡稱P]: 從Ferrandi畢業的學生,由於是代表學校去餐廳實習,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理想中的餐廳實習,而且去餐廳開始實習後其實更辛苦- 廚房就像戰場也多了一層語言的隔閡,不會講法文就是從刷冰箱開始...

所以是在廚房這樣高壓的環境下才開始學法文?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實習的經驗嗎?

[N]: 畢業後我先到Chef Passard 的L'Arpege實習,一開始沒有辦法用法文溝通,所以Chef就叫我去掃冰箱 - 像儲藏室一樣可以Walk-in的大冰箱 - 掃了三個星期。由於成長背景的關係,學習語言的經驗比較多,因此在那樣高壓的環境下可能激發了我學語言的潛能,在掃冰箱的這些時間裡面,我就從Chef要同事拿東西這件事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學法文 - 假設Chef 說了某個字,然後從同事拿出來的東西就可以知道原來這個法文指的是某樣東西。而在這過程中,其實Chef會觀察你進步到什麼樣的程度 - 當我開始可以漸漸用法文溝通了,就慢慢的從跑腿、洗菜、切菜到烹調,以及一起與Chef擺盤 出菜。

結束實習後,怎麼會決定回到台灣呢?而又是怎麼開啟了私廚?

[N]: 一開始是因為家人的關係,所以決定回來台灣,用private kitchen(慢食廚房)的方式,將所學的東西呈現給大家。我認為用餐的經驗是建立在客人與廚師的互動,而這是一般飯店比較難達成的。因此,我當初就想說如果把廚房跟用餐的空間結合在一起,再加上當時只有一個人,便把客人邀請到家裡來吃飯,雖然空間較小,卻也較cozy。而搬到現在的Savor之後,整體形象就更成熟,環境也是從我自己喜歡的生活作為衍生。

阿!還記得以前去<慢食廚房>的時候就很愛吃你的麵包

[N]: 因為我本身就很喜歡麵包,所以結束L'Arpege後就到Gontran Cherrier 學做麵包。回來台灣後,一開始很猶豫要做什麼樣的麵包,當初台灣很流行所謂的軟法 - 將法式麵包做成偏日式較軟的口感 - 但後來就是做自己很愛的傳統歐式麵包,由於也受到客人的正面評價,因此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P]: 他的麵包一直在我們餐廳立於不敗之地呢,很多客人是一定要吃到麵包才滿足的!

從獨自一人的私廚,到現在有一個團隊的預約制餐廳,在各方面你希望怎麼定位帶給客人的食物以及用餐體驗?

[Nicolas]: 搬到這邊之後,在食物的準備上可以更細緻 - 以前只有一個人,現在有我的團隊一起來創作菜單以及準備食材。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跟客人的互動也可以比較親近 - 我還是希望來這邊用餐的客人可以像在自己家一樣。而他們可以不一定是因為我才來這邊用餐,也是可以因為我們的團隊帶給他們感覺才來這邊用餐。

[P]: 我想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之前在私廚,chef 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雖然他有很多想法想要呈現給客人,但會有力不足的立方。而現在,不管是在器具上面,還是人力的安排上,他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將自己心中的餐單帶給客人。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從擺盤上面便可以看出不同之處。

這幾年在台北經營餐廳的經驗,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尤其是在地的西式飲食文化方面。

[N]: 其實從私廚到現在,我們對於整體消費文化的體驗是與期待有差異的。有時候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其中很多問題主要來自於客人與廚師間的互相尊重 - 早期許多消費者認為Service就是以客為尊,所有客戶的要求都要做到才是真正的服務,而因此產生了許多很令人驚訝的要求,在Savor希望透過我們的方式來跟客戶交流消費的Mindset。

[P]: 許多原因是早期的廚師的專業比較不被認同。這邊許多老一輩的客人經濟能力較強,常常會說他們吃過哪些星級餐廳,然後”教導“chef 哪一道菜應該怎麼煮,或是用哪個材料比較好⋯等一些"專業"的意見。也有許多年輕一輩的客人,他們尊重廚師、願意與廚師保持朋友關係。但可能因為他覺得大家都是朋友,所以要求許多折扣。一般來說chef有時候都會給一些complimentary的餐點,但許多客人會覺得價格上的折扣才是真正的優惠。

[N]: 其實我們想要給客人的Message是說我們不鼓勵價錢上打折的文化。因為廚師花了很多時間在每一道菜上面,價格上的打折,就等於對廚師的time and effort的打折。我們寧願花多一道菜的時間請你吃,讓你感受到我們用額外的努力去做一道菜 - 這是我們想要跟客人溝通的!其實我們餐廳的客人基本上都很好,畢竟會踏進來的大多都能接受我們的policy。而且在現場的工作人員與客人間的互動也會讓用餐經驗變得不同。過去在法國時,Chef Passard 就是很注重與客人之間的關係,因為他覺得這是整個用餐經驗的一環。

能不能跟我們多說些在巴黎學到的?

[N]: 其實Chef Passard的菜很簡單,他在巴黎周圍的菜園有種超過400多種蔬果,每天有園丁送菜來。他會用牙刷把胡蘿蔔(帶梗與葉子)刷乾淨,配上用很多蔬菜的高湯及奶油做成簡單的醬汁,就成了一道菜。他卻可以維持十年以上一顆星都沒有掉過。除此之外,他也努力地與客人建立關係。在我離開之前也學到了 - 一個成功的廚師,不僅要在菜上面做得很出色,也要找出自己的方式與客人互動,把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傳達給客人聽,他們買單,就會不斷地回來。

那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些您喜愛的用餐經驗嗎?

[N]: 其實我特別喜歡療癒系的餐廳!以前在巴黎特別喜歡一間主要是吃肉的小館,餐廳裡最後面就是一個壁爐,肉就直接在上面烤,所以炭香味很重。味道雖然很簡單,可是這樣的bistro就很療癒。台北的話,像法緹 Epherni,有些菜色是會讓人很驚艷。

[P]: 以台北的話,最近覺得Achoi法緹Epherni都很不錯,他們很有熱情且食物的風格上都是我們喜愛的。但我們其實也常踩到雷,像前一陣子在泰國某間第一名的印度菜,雖然可以感受到廚師很用心的在設計餐點,但是很多道菜的味道都很鹹,且外場在跟客人的互動也讓人很失望。


廚師的背景以及經驗,或許就是整間餐廳的靈魂所在。在上半場與Savor團隊的對談時,Chef Nicolas也一一解釋了整間餐廳的各樣元素,每一樣就像他說的 - 是他所喜愛東西的衍生。配上我們在Savor以及過去在慢食廚房的用餐經驗,或許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的一種用餐風格 - 一個與廚房融入的用餐環境,近距離的與整個團隊接觸。也是因為在這邊用過餐,當從兩位經營者的口中聽到經營餐廳的甘苦談,更可以感受到他從巴黎帶回來的不僅是技術上以及食物上的經驗,而是一個對於整體用餐經驗的學習。吃飯這件事,對CMMN SNSS而言,絕對不單純是吃東西的當下所感受到的好壞,而是包含了整頓餐,以及每道食物後面廚師所寫下的故事 - 這才是我們說的用餐經驗。



 

[新聞] CMMN SNSS WEEKLY PICKS 11/16~11/22

cmmn snss

身為您生活不可或缺的品味夥伴,CMMN SNSS將替您精選每週5則不可錯過的一週大事。讓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能優雅地知識不落人後!


Marriott x Starwood = 世界最大連鎖集團成型

萬豪(Marriott)集團本週宣布併購旗下雍有W Hotel/艾美/St. Regis等高級飯店的喜達屋(Starwood),此一消息震驚業界以及世界各地旅館愛好者。兩家集團合併之後,將在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中有5500間旅館與超過110萬間房間 - 相當可觀。對消費者的好處是以後有更多旅館可以來集點數。不過,在合併的同時,也跟著Cmmn Snss一起來確認帳戶裡的SPG點數有沒有完全轉換成功吧!

Source : Forbes


Studio NUR - 北歐極簡愛好者的新選擇!

北歐極簡風格的傢俱,一向擁有眾多的愛好者。而新的丹麥品牌Studio NUR正延續著傳統丹麥的極簡風格。這個由Aarhus建築學院的畢業生Maja Bogh Vindbjerg所創立的品牌,取名為NUR - 在德文中代表"Only"的意思 - 剛好代表品牌中產品的設計,將每個物品不必要的部份去除,呈現出完美的極簡設計。也剛好給我們一個新的理由來添購些新的傢俱!

Source : Selectism


AS2 超音速客機 - 六小時帶你從東京到L.A.

繼協和號飛機之後,你已多久沒有聽到人們談論超音速客機? Airbus與及夥伴Aerion近期發表全新AS2客機 - 第一台超音速私人飛機,將會帶著億萬富豪們六個小時從東京到洛杉磯,或是三個小時從倫敦到紐約!而這台外型超帥氣的飛機,預計在2023年開始上線,到時候應該是全球富豪們不可或缺的交通(炫富)工具吧!還不快跟著Cmmn Snss一起買張樂透,期待八年後一起來趟一個下午飛美國的超音速之旅吧!

Source : Daily Mail


Foodbeast 網站教你怎麼吃 IN-N-OUT

相信很多人對於上週的IN-N-Out要來台灣開的假消息很失望(怎麼這麼單純!),雖然偶爾可以在一些地方看到他們的pop-up shop,但是每次都秒殺的情況下,大多人來說還是只有到西岸旅遊時才能有機會來嚐一嚐!而IN-N-OUT最出名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菜單 - 別懷疑,當你去那邊看到隔壁桌的比較好吃,絕對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隔壁桌的內行人點了你不知道的秘密菜單!因此最近Foodbeast網站推出一個完全教戰手冊,把各種秘密菜單集結成冊,讓你下次去不會不知所措!(竟然也有給小狗吃的!)

Source : Foodbeast


全新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 - 讓你重溫後輪驅動的感動

“It's a serious car for serious drivers : It's maximum driving fun" - 這是Lambo 的CEO對這台新車的評價!在週四的LA車展中,Lambo發表了這台全新的Huracan - 帶有580匹馬力的野獸,雖然比上一代的610匹少了一點,但是從名稱中的 "2" 可以看出這台屬於後輪驅動的新車,將會帶給駕駛人更多的駕駛樂趣!相信不久的將來,車迷們便可以在週末的晚上在信義去看到這台野獸背遲在松壽路上吧!

Source : Wierd


 

[專訪] BN Works - 以簡單的筆,開啟不簡單的故事

cmmn snss

written by Soup; photo by Mic L.

CMMN SNSS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台灣文具品牌「BN Works」與其創辦人Tony Kuo,看過了Tony所設計的原子筆「BNdot」之後,CMMN SNSS馬上就決定務必讓這麼用心與有創造力的品牌及創作理念方分享給大家。在見到Tony以前,一直以為他會和一般藝術家給人的印象一樣,內向不多話,但在和Tony談過後,發現他反而更像是一個實業家,不但對設計充滿熱情,更有不服輸的冒險精神。接下來,我們就把和Tony的訪談內容分享給大家。

 

BN Works

一切的起源來自於十年前父親送給Tony的一支筆,讓他開始有興趣去真正認識書寫工具,再加上Tony家中本就從事文具代工產業,所以他希望能打破大眾對於台灣傳統產業的既定印象,以新創立的品牌讓大眾了解到就算是本土品牌也能設計並製作出兼具概念、實用性及質感的商品。

 

BN是從中文字『本』取其音而得,代表從本質出發,也代表著對設計的堅持

BN Works這樣的品牌名稱不常見,我們一直很好奇BN這個縮寫代表的是什麼?Tony向我們解釋“BN是從中文字『本』取其音而得,在決定品牌名稱時,我們想要保有東方文化的元素,『本』代表著從本質出發,且左右平衡,是我們對設計和對美學的詮釋,另外也是期許我們在本質上能持續秉持對設計的熱情。” 

那麼Works想當然而也有他的含義囉!“沒錯,『Works』從字面上則可衍伸出一件藝術品或有個性的工藝品之意。”

Tony說當初在決定品牌名稱時,他們有過百個選項,其中不乏一些菜市場名,最後考量到他們的設計背景和創立品牌時的初衷,將BN與Works作結合,BN Works就於焉而生了。

 

BN Works的處女作 - BNdot

為了設計BNdot,Tony參考了許多國內外的文具產品,從零開始累積,慢慢的找出一個令他滿意的架構,然後以BN Works的品牌核心Pure、Simple和Perfect Balance去延伸,但是我們卻對Tony為什麼會選擇以原子筆,而不是較常見的鋼筆作為第一支商品頗有疑問。Tony說“我們有去嘗試過各種可能,但最後是想要設計出一支簡單實用的筆,考量到對於使用者的方便性,才決定以原子筆作為BN Works的第一支產品。”

 

真材實料並且極具手感,只要試寫過後,BNdot即能讓使用者清楚感受到它與其他商品的差別

若是仔細觀察,其實不難發現BNdot在設計上有許多亮點,透過Tony無私地和我們分享他在設計上做了哪些努力才讓BNdot如此與眾不同,也讓我們見識到設計師對自己作品的堅持。“BNdot在設計上將所有的元件內縮,使用時能保持筆的外觀不變,去呈現極簡的風格,這樣子的結構在設計難度上會比一般市售元件外露的原子筆高上許多,但卻能呼應我們品牌的核心理念。”

 

“在材質的運用上我會想去凸顯每一種材質獨有的特色,BNdot以不鏽鋼材質打造而成,簡單展現材質本身的純粹。”

由於Tony的建築設計背景,讓他對於「材質」很有興趣,也造成他在材質的運用上會想凸顯每一種材質獨有的特色,讓消費者在接觸到商品時即明白BNdot是以不鏽鋼材質打造而成,簡單展現材質本身的純粹。剛剛有聊過品牌名稱BN Works的由來,但是BNdot的名稱又是從何而得?才剛這麼想,Tony眼神透露出滿滿的自信,對自身設計的產品感到驕傲地向我們解釋,“你可以看到我們的專利筆夾與一般的原子筆不同,我們設計了一個突點結構,這除了是BNdot的命名由來,最大的功用是能改善筆夾左右搖晃的問題外,能更牢固地將筆夾在胸前口袋或包包內層,確保筆不易脫落。簡易操作是BNdot的另一個特色,結合跳動機構的設計,單手即可操作。按壓手中的筆已成為很多人思考時的普遍習慣,我們延續這種使用方式,讓設計更貼近生活。”

 

堅持才得以克服困難,並成就不簡單的故事

對有建築設計背景的Tony來說,商品設計是將建築這類大型工程縮成較小的規模,加上他在求學時期也修過平面設計的課程,所以在設計層面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在材質選用和結構設計上確曾遇到難以突破的點,像是一開始原本是要以木頭作為筆管的原料,但因為BNdot的管身長,木頭又是屬於比較脆弱的材質,容易因為掉落而斷裂,所以後來放棄木頭,改以不鏽鋼作為製材。

另外像是初期在籌備的過程中與家人的溝通上多少也有遇到一些難題,“因為一開始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品牌規劃上,反觀產品設計卻遲遲無法定案,沒有實體產品能夠生產,家人會質疑是否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精力、金錢在創立品牌,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是當產品雛形出來進而完成第一支原型樣後,家人漸漸能理解為什麼需要花費這麼多的心力在品牌規劃上,也認同了這個決定。” 講到這我們就覺得,幸好有Tony不懈的堅持,BNdot才得以問世。

 

以台灣為立足點,走向國際

Tony認為“BN Works想要做到的是在地國際化,如果我們沒有加入台灣文化的元素,反而無法取得國外消費者的認同,硬體的部分我們相信BNdot在美感和設計上是具備的,但是真正吸引人的反而會是軟體的層面,我們想要傳達給消費者的是一個故事、一個核心理念,以文具商品作為和消費者對話的途徑。不管科技再怎麼進步,有些感動是無法被取代的。因此我們透過一筆一劃,延續這個價值,讓年輕世代重拾書寫工具,去感受每一筆帶來的改變。”

BN Works和台灣許多有想法的設計者一樣,透過網路募資平台的協助去取得將設計付諸實現的資金,但是CMMN SNSS也和Tony聊到,像是筆這類的商品,是否需透過實體通路讓消費者親自體驗,才能真正感受BNdot的魅力?Tony回應“我們會將募資平台的訂單都先出貨完畢,同時和實體通路洽談合作的機會在店面中展示,讓消費者透過親自接觸商品,去感受BN Works對商品的用心,和在設計上的堅持及考究。對於台灣市場,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能在誠品文具銷售,進而增加知名度,以台灣品牌走向國際。”

 

不一次推出多樣商品模糊焦點,而是專注於讓BNdot成為經典

能見到BNdot的實品真的很令CMMN SNSS興奮,有如此好的設計不免讓人好奇BN Works是不是已經在構思下一個商品了,但是Tony卻說“現階段還未開始另外一項新商品的發想,但是我們將會先以BNdot作為基礎,去生產不同材質或是顏色的商品,或是提供更多類型的雕刻服務,讓消費者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我們想要做的是創造一個經典,讓消費大眾看到我們的商品就想到我們的品牌,我們不想要一次推出太多樣的商品,這樣反而模糊了焦點。”

另外,Tony還向我們表示他對於消費者如何去使用BNdot是非常有興趣的,因為他相信每支銷售出去的筆,後面都有一個故事,有可能會像他的故事一樣,象徵一種傳承的概念,也有可能是其他各種不一樣的想法。他說到“我們會很樂意去聆聽消費者和我們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會想辦法主動去追蹤看看。”

 

想必這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企劃,說不定能激盪出更多新的想法和設計。最後我們想要請教你,對你來說common sense代表的是什麼?

“一開始會覺得common sense在意義上有種貶大於褒的感覺,好像是要將自己理所當然的想法投射在別人身上。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反而會覺得common sense更像是透過時間的考驗所產生的一種共識,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從零到有的過程。”


後記:

在和Tony聊過後,真的覺得台灣需要多一點和他一樣有想法又願意努力去追求理想的設計者,專注於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大環境。也許一開始並不容易,但是只要能堅持,也能像Tony一樣受到認同者的支持。

BN Works第二階段的募資活動現在正在“嘖嘖”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看完CMMN SNSS的這篇專訪後,若想要支持如此優質的台灣品牌,不妨造訪該網站,你的小小支持就能幫助更多具sense的人獲得動力和資源去改善台灣的設計環境喔。

最後放上BN Works所製作的宣傳影片,讓Tony本人親自現身說法。


Info :

BN Works 嘖嘖募資網址

 

日常生活A Day Cafe X BN Works 快閃試寫活動

即日起到12/13,BN Works與日常生活A Day Cafe合作,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快閃試寫活動。點杯咖啡和創辦人Tony Kuo聊聊創作理念、一起在A Day Cafe體驗BNdot的高質感魅力吧!


 

[專訪] 細節的堅持,共創的價值 - 合聿設計 | Union Atelier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 photo by Mic L.

看完前篇合聿設計精彩的作品介紹,想必對其背後的創作理念和創辦人的設計思維充滿興趣。接著就讓我們坐下與合聿設計創辦人談談,更深入了解這兩位有著職人精神的新生代設計師與其創作的理念,並分享CMMN SNSS在他們身上看到台灣設計界不一樣的一面。

 

合聿設計 Union Atelier

合聿設計由美英歸國的MO和Dennis兩位創辦人共同成立, 兩人擅長將室內設計與品牌視覺規劃做完整性的結合,因為完整度高也更能讓消費整感受設計的魅力,讓新品牌更有機會瞬間展開知名度,例如花甜果室與Sculptor Barber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每件成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們彼此的思維與風格融入其中。CMMN SNSS利用一個美好週末夜晚,與Dennis和MO進行專訪,聊聊設計, 理念, 與生活。

 

“簡單的說,就是從零開始” - 多方涉獵,融合獨樹一格品味

Dennis與MO是大學同學,自大學起就一起做過T-shirt, 摺疊腳踏車等。在主修的工業設計外,對於平面設計也有涉獵。受到當時教授很大的影響,對作品的細節及美感非常要求。Dennis聊到 “在學設計以前,我們本來就對像是攝影, 次文化之類的很感興趣。會從中去了解他們背後的想法,去發覺他們的特點。” 在兩人一次次的專題合作機會下,發現彼此喜歡的風格非常相像,在溝通上也比較能配合,既使會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最後也可以導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成果。因此兩人組合的雛型就從大學時期開始慢慢浮現。

在真正開始創業之前,兩人其實有分開過一陣子,各自往自己有興趣的地方發展。MO: “我們都認同有出國去走走, 去看看是很重要的。Dennis和我都有去過一些英國和美國的大城市,了解他們設計文化上的差異,這點對我們是影響很大的。”

回國後,兩人因為對設計的熱愛開始接了幾個朋友委託的案子,在過程中慢慢的對一起創業有了更完整的想法,因此順其自然的,合聿設計就這麼開始了。

 

業主與設計師的共同創作,重新體現設計的價值

“我們當初共同的理念就是,不是以個人名義出發,而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希望可以滿足每個業主的需求,也就是”合”這個字的概念。至於”聿”是古代文手拿筆的意思,也就是指設計者完成設計。因此兩個字合在一起就代表了是設計師和業主,大家一起共同完成的意思。” 因為最後出來的成品是要被業主所使用的,也算是業主的一個夢想,所以Dennis和MO很強調的是業主的參與,一起構思,一起完成。

Dennis認為”台灣在設計的起步相較國外來的慢,因此在很多部份變得比較速成,比較不會去探究背後的想法” MO也說”台灣設計產業的速成有時候不見得是設計師想這麼做,反而是業主的要求。業主想要花比較少的金錢和時間成本去得到很好的結果,在很少的預算下設計師也很難完整的將質感表現出來。" 環環相扣的結果造成了現在台灣設計產業的狀況,設計師的專業比較難被尊重。

但是回歸到合聿設計的初衷與原始的理念,認為設計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必須要被尊重及認同,所以重要的就是和業主一起去創造這個價值。藉由了解業主的興趣, 個性,透過每次的溝通,建構出雙方的理想,而不是只偏頗任一方的想法。

 

回歸設計的初衷,以細節為本的職人精神

“我們習慣用一些簡潔的手法去讓作品的品質提升,並且透過不同材質的材料來加強細節的表現。”Dennis這樣說。而MO也強調 “我們是極簡風格,但是對細節非常要求。” 誇張的造型設計不會是他們的作法,反而是在配色和材質上做細節的設計。”看似簡約,但其實有很多心思在裡面。” 簡單的說,細節是合聿設計十分要求的部份。而呼應到先前說的,因為他們有很廣泛的興趣,不光是其他欣賞的設計師們,像是音樂, 時尚, 街頭文化等,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影響。”我們也嘗試著把不同的元素做融合,像是把平面設計的元素應用在空間上,或者是相反過來做交錯的嘗試。”

聊天過程中,MO提到了他們希望接下來能做飯店設計的案子。”飯店包含了許多部分,有內部空間及外部形象設計。以空間來說,它既是家也是商業空間,有餐廳也有酒吧。以形象來說,飯店風格如果能和本身空間結合的很好,又能讓客人有回到家的感覺,那會是很棒的一件事!

 

最後一定要問一下Dennis和MO,你們的common sense是什麼?”

Dennis: “煮辛拉麵一定要加蛋和起士!”
MO:” 我的common sense就不管朋友在聊什麼,我都能聊上兩句。對每個領域我都希望可以有所涉獵,有我自己的common sense! ”

 

在專訪的過程,看著MO和Dennis充滿熱誠地與我們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不知不覺時間也到了深夜。就是因為這樣的明確與發自內心的真誠,CMMN SNSS也深受感染,離開的時候帶著滿滿的能量。合聿設計有的不只是與業主共同創作的價值,更是從內心散發出對設計、美學熱愛的真誠本質。在不同面向、不同產業裡看到合聿設計這樣的團隊充滿熱誠地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這不就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事之一嗎?

Info : 

合聿設計 Union Atelier www.unionatelier.com



 

[專欄] 法式電音浪潮 - 除了 Daft Punk, 你必須認識的8位經典音樂人

cmmn snss

by Ultra Dance Society & CMMN SNSS

這是個難受的一週。上週五法國巴黎繼查理週刊的槍擊事件之後,再次成為恐怖份子鎖定攻擊的城市,超過100位遇害身亡的無辜生命讓世界震驚與難過,並一致哀悼這次血腥事件中的眾多受害者。我們譴責暴力但也不希望用仇恨解決問題,所以Ultra Dance Society與CMMN SNSS繼續藉由”法國舞曲新浪潮”系列專題文章讓遠在亞洲的大家也可以在今後持續關懷更多有關法國音樂、藝術、流行文化的動態。我們相信音樂可以抹去仇恨,用愛和包容來解決彼此的矛盾讓世界變的更好,Peace。


延續上一篇『關於Daft Punk之後的日子』。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認識除了Daft Punk之外,八位在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千禧狂潮之後,在法國電子音樂新浪潮背景(French Touch)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音樂製作人以及他們的經典歌曲。想要瞭解更多間接影響著Daft Punk創作風格的法式電音作品與時代背景的朋友們快點往下看吧!


1. Étienne de Crecy - Super Discount (1997)

              
若把Daft Punk視為將French House帶入全球的代表人物,那在90年代中期以眾多化名(Superdiscount、EDC、Minos Pour、Main Basse 、Mooloodjee)創作並發行多首極具當代French House及Electro雛形作品,本名Étienne de Crécy的法國傳奇舞曲製作人,更可說是在法國開創此一舞曲形態的重要關鍵人物。與Air、Alex Gopher等著名的法國音樂人被共同喻為90年代三大法國電子音樂製作人之一。他在近年電子音樂場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影響力可說是絕地大師級的 Level!

同場加映:
Etienne de Crecy - Prix Choc


Mooloodjee - Way Of Love


2. Cassius - Feeling For You (1999)

 

台灣的各位對他們應該不陌生,由法國知名錄音師Philippe Zdar與Boom Bass所組成的雙人創作團體Cassius在歐洲更算是家喻戶曉的法國舞曲單位。火熱單曲"Feeling For You"推出後在法國甚至整個歐洲大街小巷大家都朗朗上口,不論咖啡店、Fashion Show或各大俱樂部內的DJ都一致強力播放(大概是台灣夜店金曲Crazy in Love這種感覺XD)。當時在當地的洗腦程度就如同是江南大叔或對岸小蘋果同等級的流行度,絕對是永遠的經典曲目。


3. Bob Sinciar - My Only Love (1998)


同樣在法國相當流行,有著帥氣型男外型的Producer & DJ Bob Sinciar早期熱門作品"My Only Love"在1998年推出當時採用類似電視綜藝節目"我愛紅娘"的方式做為Intro,造成法國當地的熱烈喜愛和注目。也讓我們瞭解,原來我們在迷戀海外歐美音樂的同時,他們也同樣在遙遠的法國欣賞著東方流行文化,並企圖嘗試去連結,做出無盡的想像。


4. Mr.Oizo - Flat Beat (1999)


法國知名鬼才,人稱Mr.Oizo,身兼導演與音樂創作等多重身份的Quentin Dupieux 在1999年首張專輯"Analog Worms Attack"之中所收錄的單曲"Flat Beat"可以說是法國當代電子取樣音樂最重要單曲之一,火紅程度絕對不亞於Daft Punk的"Da Funk"。當時造成整個歐洲電子樂迷都為了MV之中所創造出的可愛人物Flat Eric而瘋狂喜愛著。之後除了拍攝一系列音樂MV之外,更與牛仔褲品牌Levi's合作了一系列形象廣告,當然也是由Mr.Oizo所執導。更值得一提 的是,Quentin Dupieux近年更是日舞、坎城等國際影展常客,包括<輪胎殺人事件Rubber>、<狗狗去哪兒?WRONG>等獨立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下。


5. PARA ONE - Dudun Dun (2006)

 


法國著名Electronic/HIp Hop團體TTC首腦成員之一 (當中其他成員包括Tacteel、Tekilatex等著名DJ),以Para One做為創作化名,本名Jean-Baptiste de Laubier的法國電子音樂大師,從早期在法系電子名廠Institubes Records底下發行的眾多單曲,就建構出跨越Hip Hop與Techno舞曲樂系的絕妙連結,令眾多樂迷瘋狂。而當Daft Punk在2005年發行"Human After All"成功預測法式冷硬式Electro流行的開端; Justice經由Busy P慧眼獨具簽入Ed Banger Records扛起新一代法式天團頭銜之際,Para One除了擔任Daft Punk單曲"The Prime Time of Your Life"Remix 混音製作人之外,更以個人名義推出了第三張單曲"Dudun Dun"。2008年更與日本流行歌手濱崎步首度合作,量身打造金榜知名單曲"Grateful Days"的獨家混音Remix,可說是與Justice、Brodinski等同鄉音樂人聯手建立出襲捲全球的Indie Dance、French Electro音樂熱潮的指標人物之一。


6. Jackson And His Computer Band - Rock On

k2_items_src_5f72af3762741f22b9ff57ba6590ddc2.jpg


本名Jackson Fourgeaud的法國IDM臥房音樂鬼才,人稱Jackson And His Computer Band的怪咖一枚,在1999年推出首張EP"Sense Juice"後以強勁的Techno、House和Fliter House風格開始引人注目。隨後在姐姐的引薦之下簽入電氣名廠Warp Records。並在2005年推出首張專輯大碟"Smash",果真如同專輯名稱,當年在法國樂壇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被傳媒喻為繼Daft Punk之後最值得期待的法國音樂製作人,將取樣和環境聲響把玩地淋漓盡致。他將House、IDM、Hip Hop、Electronica、電氣歌德金屬等相當衝突的音樂元素有如五彩拼盤般的重新解構,展現獨一無二的音樂視野。

 


7. ‪Kavinsky - Testarossa Autodrive (2007)

 


以極具80年代意像的紅色法拉利與K字樣棒球外套作為個人標籤並走紅於全球樂壇,本名Vincent Pierre Claude Belorgey的法國音樂&影像創作人Kavinsky,最廣為流傳的歌曲或許是電影<落日車神 Drive>電影原聲帶之中的單曲"Night Call"。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他在2006年推出的首張EP"1986"當中以法拉利傳奇車款- Testarossa Drive為名,在法國帶起復古Electro回歸炫風的經典單曲"Testarossa Autodrive"。強勁粗暴的電子鼓聲,搭配經典合成器鋪陳所呈現出如同置身活塞內部的巨大音樂能量,彷彿變身一位孤傲的復古科技英雄,開著紅色炫風在路上除暴安良,這樣的情境感受令人在收聽此曲時不禁油然而生。

 


8. Vitalic - La Rock 01


只要是Techno死硬派愛樂者一定會知道的一首歌曲,來自與Laurent Garnier、The Hacker等法國傳奇Techno創作巨匠齊名的經典單位Vitalic。這首被全球無數大牌DJ不分時刻在各大音樂演出之中不斷地播放的歌曲,只要出現在舞池時,現場盛況絕對無法用口語詳細敘述,只有親身感受才能得到解答,可說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也絲毫不為過。

我們常說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愛聽音樂的小孩一定也是。各位朋友們如果因為最近的時事感到不安或沮喪,不妨就來聽聽以上這些好音樂,補充點正面能量。下次我們會將時間快轉,介紹一位即將在近期來台的當代知名法國DJ,敬請期待吧(其實答案就是下面的圖XD)!


about Ultra Dance Society

一個在台灣本地以推廣各式獨立跳舞音樂的非營利音樂網站社群與音樂演出推廣組織,於2012年初成立後獲得許多本地與國外樂迷的支持。立志將世界各地蓬勃發展的優質獨立音樂風潮推廣給本地的年輕朋友以及音樂愛好者,讓更多人能夠藉由各國的獨特音樂特色瞭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定期舉行音樂派對與Live演出推廣活動,讓台灣樂迷在國內就能體驗與國外同步的藝術、潮流文化等國際性音樂表演。

blog: http://ultradancesociety.blogspot.tw/



 

[設計] 合聿設計|Union Atelier - 深度廣度兼具的台灣設計新力量

cmmn snss

written by Mic L.

設計產業這幾年在台灣也算是蓬勃發展,雖不見得像歐美般的成熟,但台灣設計的確有屬於自己的美感。在設計圈的年輕一輩又屬 [合聿設計|Union Atelier] 為最吸引CMMN SNSS目光的新生代之一。

在紐約、倫敦累積能量的兩位創辦人MO & Dennis,不斷地吸收國際大城的設計深度、融合世界的美學廣度,抱持著與業主共同創造的合作理念讓Union Atelier的作品在台灣的設計圈形成一股難以忽視的力量。Union Atelier持續地累積實力,近年開始在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界展露頭角,對細節的執著和獨到見解的美感就是CMMN SNSS找其合作整體品牌概念與未來工作室規劃的主要原因。透過不斷的交流、聆聽業主想傳達的品牌理念並適時的提供建議,最後將這些淬鍊過的想法透過合聿的設計視角,創造出融合業主設計理念與合聿從自身觀點客製最貼近其想法的絕妙設計。是合作,也是交流,相輔相成共同創造出適合的好設計,這就是合聿設計的核心價值。

在與合聿設計兩位創辦人坐下聊聊設計理念前,就讓CMMN SNSS分享您一定也會深陷其中的合聿設計作品魅力!

Sculptor Barber

今年至目前為止最具話題性的合聿作品應該就屬Sculptor Barber了,由藝術家周世雄創立,致力於男性髮藝與空間展演的台北品味新地標。由Union Atelier與周世雄合作操刀室內空間與品牌平面設計,完全展現化繁為簡的過人設計實力,全白牆面與無隔間的開闊場域做為gallery的應用再合適不過,也讓品味男性能舒適自在的享受髮型改造與深度保養。

 

香港宝丰堂

合聿設計累積的能量十足,不僅深耕台灣,更放眼兩岸三地。近期以存在感強烈的朱紅色重新替香港宝丰堂進行整體的企業形象改造。宝丰堂創辦人在公司的經營理念以“技術為本,服務至上”為主軸,LOGO的設計Union Atelier結合科技與人文為兩大設計重點。科技感的精準線條,配合創辦人好書法的獨特”中庸格“做為LOGO精髓,配色上承襲了東方的朱紅色元素,在國際化的產業更能彰顯其獨特性。因創辦人提倡儒家思想,且平時與員工用餐皆以大圓桌以拉近與員工的距離,合聿設計並以此企業精神注入品牌包裝概念。正因創辦人的書法喜好,進而以創辦人自己的墨筆點綴宝丰堂公司之精髓“賈而尚儒”。

 

Hand On The Pizza

在南台灣享譽盛名、位於嘉義市的手工pizza店,不僅食物美味加上Union Atelier打造的舒適用餐空間,讓Hand on the pizza實為南台灣口味與質感兼具的最潮pizza店。除了創辦人的好品味,合聿設計更是重要的幕後推手之一。最近Hand on the pizza在嘉義的外帶專門店也是不可錯過的好作品,符合當地藝術區的特有調性再搭配合聿設計塑造舒適美味的強烈訴求,二店可說是創始店的全面再進化,有機會到嘉義走走的朋友一定要造訪。

 

花甜果室

IMG_8069+small.jpeg

帶著濃濃日式風格、東區人氣最高的手打果汁店鋪。合聿設計在這不到10坪的空間,大展設計創意,營造出舒適且不狹小的空間感。不論是整體品牌設計或是產品/活動視覺、飲品包裝都展現合聿設計的獨到美學觀點,極具原創性的大膽設計,每每讓CMMN SNSS眼睛為之一亮。現在花甜果室是台北東區名號最響亮的果汁店鋪,甫一推出就造成萬人空巷的排隊風潮。也許你也喝過花甜果室,想必你也想見見這背後辛苦的偉大功臣之一,合聿設計絕對會是您值得用心了解的設計翹楚。(下次等著/喝著花甜果室的同時,閱讀CMMN SNSS,看看合聿設計又帶來什麼讓人驚嘆的設計好作品!)

 

蔡秋鳳 『快給我愛』專輯

最讓CMMN SNSS印象深刻的作品就屬台語歌壇超級巨星的蔡秋鳳最新專輯平面設計與整體包裝規劃了。從沒想過台語專輯也可以如此新潮,充滿幾何線條與俐落的單色色調,配上秋鳳姐的剪影卻毫無違合感,完全打破既定印象,果然感受到合聿設計與業主共創的核心價值與不斷創新突破的決心。

 

看了這麼多合聿設計的作品,在在都顯示了合聿的設計實力。深度跟廣度兼具一直都是設計人最想達成的目標,CMMN SNSS認為合聿在這之間取得非常好的平衡點,並於其中積極的嘗試突破,相信您也跟我們一樣被其獨特美學與設計理念給深深吸引吧。接著CMMN SNSS與兩位創辦人MO與Dennis坐下聊聊,一解你對合聿作品核心價值之好奇,更深入了解Union Atelier的設計理念與兩位設計人的獨到見解吧。

合聿設計|Union Atelier專訪,明天準時收看!


Info : 

合聿設計 Union Atelier  http://www.unionatelier.com/

經過CMMN SNSS的preview後,真的推薦你跟妳細細品味合聿設計的網站作品,如此優秀的設計概念值得您花時間鑑賞。Union Atelier的設計美學絕非一字一句可以形容的精準到位,直接看看吧! 



 

[流行] Article Number擁有如雕塑般極簡線條的超舒適鞋款

cmmn snss

Written by Soup

秉持LA文化的開創精神,身為品牌創辦人的Ant de Padovane、Michael Jonte及Josh和Jacob Willis兄弟檔,想要創立出一間獨特但受眾人喜愛的製鞋公司,透過商品設計完整體現他們自由且摩登的生活型態。

融合了對high-fashion的敏銳嗅覺及街頭穿搭風格,Article Number創造出了回頭率極高的獨特設計,品牌的謬思來自於極簡雕塑藝術家-Richard Serra,Richard Serra的作品多屬抽象,其較著名的作品為極簡主義大型裝置,使用的材質為金屬捲筒或鈑金等,他大部份的裝置是能夠自行支撐站立,並特別強調素材本身的重量和質感,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以Richard Serra作品為發想的Article Number鞋款會有別於其他品牌的設計,以厚實鞋底為設計亮點的原因。

作為一個新創品牌,Article Number的系列鞋款其實已相當豐富,從低筒的跑鞋到中高筒的訓練鞋,每雙鞋款皆採用優質皮革,輔以一般用於潛水衣的Neoprene材質鞋墊,提供細膩、柔軟、富有彈性且具防震效果的高舒適性感受。其他像是蠟封鞋帶以及訂製的橡膠射出大底,在在顯示Article Number對其鞋款注入的用心。

眼尖的讀者可能有發現到,Article Number的創辦人其二Josh和Jacob Willis兄弟檔,同是之前CMMN SNSS介紹過的服飾品牌Second Layer的創辦人,兩兄弟的設計靈感可能怎麼用也用不完,所以除了設計服飾,也創造出了Article Number,兩個品牌都是走極簡風格,所以在互相的搭配上似乎就像呼吸一樣容易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Second Layer的相關文章:[流行] Second/Layer生於街頭取於街頭

Article Number 2015秋冬系列新增多款設計,包括以Vans鞋款為靈感的0818-0435和跑鞋0502-0135等,你沒看錯,不是CMMN SNSS沒校稿或是你的電腦出現亂碼,而是Article Number的鞋款全都是以號碼命名與品牌名稱呼應,很有趣吧。


 

[飲食] 台北嚐鮮 - Alexander's Steakhouse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進入冬天的台北,天氣十分反常,三十幾度的高溫實在讓人吃不消。而不僅是天氣,台北的餐飲百貨業也是很火熱。微風信義的開幕,也開了各式各樣的餐廳,如Morton's 以及一些港式餐廳。而另外一家曝光很也很多的店,大概就是Alexender's Steakhouse 。這家Steakhouse 在台北可能不陌生,記得某家飯店就曾經邀請廚師來台客座。而新聞在最近也常常出現,標榜著矽谷菁英的最愛且有米其林星級頭銜,聽起來很厲害似的。

訂了位,其實也挺熱門的,等了兩個禮拜終於輪到我們來吃,好好體驗所謂的星級牛排店的味道!台灣的Alexender's 是套餐的形式供應,除了主餐之外,其它從前菜道甜點是沒得選。打開菜單,最便宜的主菜是3000元台幣(100USD),回想了一下這樣的價位在台北算是偏高的。酒單的部分,新世界的酒選擇不少,而想到這邊是美國來的餐廳,所以選了一瓶Napa的Merlot來搭配今天的餐。(很妙的是,吃完這餐的隔天剛好翻到一本商業雜誌在報導Alexander's,並說選用了不少Napa酒款。只不過圖片卻是勃根地的餐酒...)

前菜首先上來的是Hamachi(青甘)- 調味是水果為基底帶點微酸,裝在一個小容器中,服務生請我們用喝shot的方式食用。其實,完全無法用喝shot的方式喝到,不過整體蠻開胃的。另一道冷前菜則是Beef Tartare 配上芥末醬與生蛋,也是很精緻的一小份,味道很普通。(畢竟beef tartare可是傳統我平常最愛的一道菜之一)。

接下來竹蟶為下一道前菜 - 搭配麵包粉處理,竹蟶本身還蠻有嚼靜的,味道也還算可以。終於,來到了主菜之前的湯品 - 蘑菇為基底的清湯。裝在雙層的玻璃杯中,清湯本身應該是四道前菜味道最好的,熱度很熱且很順口。

終於,來到今天的主角 - Dry-aged T-bond。點餐時,外場推薦我們點medium rare,但我們分別各點了medium-rare 及 medium。20oz本身看起來真的很厚,從外側切開,熟度剛好 - 三分熟的外側並不會過太生,但是偏骨頭側的顏色就真的有點過生。可能是運氣問題,有些部位帶筋有點多,整體而言的肉質其實還不錯。Side Dishes有三種且可以續 - 菇、馬鈴薯泥以及皎白筍。三種配菜味道偏重,但是其實都還蠻好吃的。

牛排後,兩三塊的起司盤先上來。隨後則是,草莓冰淇淋為主的甜點,還有一盤巧克力餅乾 巧克力以及一些瑪德蓮。

整個套餐吃下來,一個人大約是4~5千台幣左右的價位。食物而言,套餐的連貫性或許有點難看出來 - 三道前菜的滋味讓人印象沒有很深刻。主菜的肉質確實還不錯,三樣配菜或許讓主菜整體加了一些分數。起司盤選的是味道較重的chedder cheese,以及蠻甜的甜點。讓人不解的是茶點盤 - 兩盤白色的大盤子上,不像似有任何擺盤地放上餅乾及巧克力。之前的文章我們曾經提到說,茶點真的是一個寧可沒有,也不能隨便的一道。或許這是一間偏美式的牛排店,不該期待太多。但以這樣的價位,外加一個標榜的星級評價 - 有點像超市買的牛油餅乾盒的感覺!

晚餐後,走出餐廳,同行友人們都覺得是吃了一餐負擔有點重的一餐,回想了一下-前菜味道還算偏清淡,但是在大塊牛排後的每一道都屬於味道重的配合,再加上他的價位,難怪覺得負擔有點重。我想店家應該是想要標榜牛排本身吧。但是,每個人台北心中的美食地圖,如果是想花這樣的錢吃家新的餐廳,我想著阿布的桌藏或許是個好選擇 ; 而若是想要花這樣的錢好好地大吃牛排,那台北可能還有更多選擇。

喔!好像沒有提到麵包及服務?大概就是四個字 - 不提也罷。只能說,剛開的餐廳或許有些磨合期吧。

Alexander's Steakhouse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5-2號2F


 

[新聞] CMMN SNSS weekly picks 11/9~11/15

cmmn snss

身為您生活不可或缺的品味夥伴,CMMN SNSS將替您精選每週5則不可錯過的一週大事。讓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能優雅地知識不落人後!


Toyota i-Road - 三輪車還真的跑得比較快

2013年Toyota在日內瓦車展展出概念性十足的電動三輪車i-road,現在這是進入量產階段,而且可以正式上路。三輪車會許你會覺得幽默,但是能同時兼具汽車的不會翻覆、完整包覆性、高加速性和維持一貫的駕車方式與機車的機動性、高轉向性跟容易停車的優點,Toyota i-Road可能會是汽機車產業共同的最強勁對手,不僅機能性十足,外表也是非常有未來感,機動警察和福音戰士的帥氣配色和未來感流線型外型的造型相信也會吸引不少愛嘗鮮的新潮人士力挺。

Source : wired


Experience Helmet - 將你腦波變成電音"動吃動吃"的神奇頭盔

Experience Helmet,立陶宛聲音藝術家Aiste Noreikaite的最新作品。外表雖然跟一般路上的機車安全帽沒兩樣,但是戴上它,你就可以透過自己的腦袋創造出最適合你的電子音樂,讓你不用dj也可以自high一整天。透過腦內神經元製造出高低音進而用以組成電子音樂。雖然現在只是原型發表,相信不久後的將來,不論你會不會樂理,有沒有音樂天份,任何人都可以用腦波創作音樂。

Source : fast codesign


超奢華!超乎你想像的杜拜Versace飯店

繼Armini飯店後,奢華超出你想像的杜拜還能有什麼創舉呢?那你一定要看看稱它為成人迪士尼樂園也不為過的Versace飯店。由品牌藝術總監Donatella Versace設計,創造出號稱中東半島最奢華的Versace飯店。總共215間套房,大量使用金色元素,大廳更氣派的超過1000平方公尺。想要一探奢華的最高境界,你可以現在就開始準備你的荷包,本月開幕,一次來個大失血的爽快奢華吧。

Source : DailyMail UK 


Puma X LIFUL 10週年聯名R698 Symphony

PUMA老牌不死,近年靠著創新設計,大量與潛力品牌聯名,以完全不輸nike、adidas的氣勢再度虜獲時尚潮流人士的心。繼先前與韓國極簡品牌LIFUL聯名創作一個季的帥氣運動時裝後,再度於10週年聯合推出原本就帥氣的R698新色。注入大量LIFUL品牌極簡元素,加上百搭白色與灰色異材質拼接,相信非常有潛力成為本年度最搶手聯名款之一。

Source : LIFUL 


Trveler - 隨性旅者最佳的伴遊夥伴

於今年六月發表的最新旅行平台/app,概念提出造成轟動。完全超適合不論是懶得動腦或是超隨性的背包客,總之旅行有了它,你真的不需要多費心,提心吊膽的行程哪裡沒計畫好,也不用跟另一半吵說待會要去哪?你想好了嗎?Trveler提供您完全隨機的行程推薦,當然背後也是經過周遊列國的專業旅者進行規劃,保證彈跳出的隨機推薦一定讓你又驚又喜不虛此行。在上線後5個月,Trveler推出一連串宣傳活動,就是要讓你知道,神祕創意的旅程推薦就算是去熟悉度滿點的國家也能讓你wow一聲驚喜連連。下次旅行不妨腦袋空空的帶著Trveler去探險吧。

Source : Trveler 


 

[飲食] 認識新城市的另一種方式 - speakeasy

cmmn snss

written by Mic L.

酒吧/飲酒處一直都是CMMN SNSS觀察、認識一個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不是因為我們都是酒精中毒者,而是酒吧抑或是以飲酒為主要目的的環境空間作為一個能讓繁忙都市人在下班後或是週末有個可以放鬆、自在做自己的地方,對於城市、都市人和CMMN SNSS來說都是再重要不過的了。

而你會想說這跟城市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就CMMN SNSS觀察,各種不同類型的酒吧/飲酒處當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特色和風格,代表著一個都市的經濟規模、人文素質、及文化多元性,也是都市的縮影。這次要介紹的是speakeasy這個類型,當然也不是純粹著重因時空背景而限制的speakeasy,CMMN SNSS將定義延伸至低調、不容易讓人發現,默默在城市一角不顧眾人眼光地自在經營的酒吧/飲酒處,也正是我們初到一座新城市最優先也最重要的方式來感受在地的活力。

Speakeasy最早源自於美國在1920到1933年間的禁酒令,故早期稱做prohibition bar。當時公開宣傳或販售酒精飲料都是違法的,但擋不住美國人早將飲酒視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價值觀,酒精走私開始盛行,並且開始無數家神祕又低調的prohibition bars。這些第一批的prohibition bars因為合法性,秉持著不被發現為原則,在入口或是進入方式下足了功夫。可以是外表跟跟酒吧完全無關,卻可以從櫃檯的地道或暗門進入真正酒吧的本體。就是因為這樣神祕低調的反差感,一直到現在都讓人著迷。其實speakeasy這個名詞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也漸漸帶動起一個復古酒吧的風潮,甚至在全球各大都市,跟禁酒令歷史完全無關,也開始出現這類以低調為訴求的飲酒處。

雖然時代不停演進,這樣時空因素造成的特色還是相繼在全球各大都市被採用,以此為風格的酒吧不計其數,但要像禁酒令時期一樣神祕到位就挺有難度的。不過以此為前提加上現代創新元素,speakeasy還是在各個城市的夜生活成為亮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如CMMN SNSS所認為的,它正能完完全全代表這個城市的活力跟文化特色呀!厲害的speakeasy真的非常地多,CMMN SNSS就介紹幾個我們實地訪查,覺得非常棒、絕對值得一去的口袋名單,下次旅行記得去這幾間speakeasies,讓你對這些城市的第一印象打下美好的基礎吧。

Please Don't Tell 

在紐約東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神祕色彩。想要進入PDT喝一杯,入口竟然是在熱狗店Crif Dogs,沒去過你可能感到訝異,順著排隊人潮以為賣熱狗櫃檯就是入口,那結果你只會吃著好吃的Crif Dogs在門口google著地址摸摸鼻子走人。PDT的入口是在進入Crif Dog以後立馬左轉的公用電話亭,在電話上撥下#1,身旁電話亭的牆壁馬上打開,店員隨即問你有幾位或是說今天已經完全客滿?!沒錯speakeasies在紐約就是這麼受歡迎。在裡面是昏暗不算大的舒適復古空間,絕對適合低調優雅地在這喝上一杯,順帶一提在PDT點得到外面Crif Dogs的secret menu喔。不知道PDT的人保證被入口的巧思嚇得又驚又喜。下次去紐約玩不妨帶著朋友吃驚一番吧!

La Esquina NYC

在紐約最熱鬧的Soho,逛街來往搭著6 train你一定常常經過它,在靠近Spring St.的轉角有個醒目的Corner Deli,平常販賣好吃的taco,也有不輸Habana的南美風味玉米,晚上搖身一變在deli厚重的牆前坐著超壯的保全人員,看到他你就知道你選對地方了。經過入口後是一段長長的樓梯通往地下,會先一個右轉經過廚房,是真的在做菜熱熱鬧鬧的廚房,chef切菜之餘還會熱情跟你打個招呼,之後就是亮度不高的寬敞空間,在這點上一杯經典old-fashioned,完全帶你回到禁酒令時期的紐約。

Milk and Honey

原先在紐約下東區開業(後來搬到23街,紐約好友表示,Milk and Honey現已歇業,可惜啊,那就看看哀弔一下吧),酒吧林立,你一定會好奇為什麼裁縫店外面會這麼多人。看到這你一定就猜到了,就是藏在這啦!在M&H Tailors/Alterations後大大的鐵門就是紐約知名度頗高的Milk and Honey,用著相同名字魚目混珠的概念,讓你想也想不到紐約數一數二知名的speakeasy就在這裡。除了老闆有名外(這以後有機會再提一下),創意十足的調酒選項,絕對適合愛嘗鮮的你。昏黃復古的格局真的會有讓你掉入1930禁酒令時期的時空錯亂感阿。

Angel’s Share

紐約東村知名度最高的飲酒處,藏在居酒屋二樓裡面,來得時候要順其自然地左轉走進去呀,不然你可能在居酒屋吧台坐下,看著菜單想說CMMN SNSS介紹這什麼爛地方,只有啤酒跟清酒而已。藏在居酒屋牆壁一角,推開進入後吧台上的浮世繪營造出空間的神祕氣勢,這是由日本大師Shingo Gokan背書,值得一提的是這邊臥虎藏龍每位調酒師都是大有來頭、名聲顯赫阿,最讓人驕傲的就是CMMN SNSS的好友、最近贏得Bacardi Legacy cocktail competition紐約冠軍的台灣之光GN。GN調酒的創意每次都讓CMMN SNSS感到吃驚阿,早就說這麼有才的人一定會大放異彩的,是說畢竟也沒幾個人可以做出好喝的泡菜martini、京都念慈安川貝枇杷膏cocktail對吧!XD 到了紐約記得到Angel’s Share跟GN say個HI!

Flask

這個不起眼的復古販賣機能給你的完全超乎想像呀,打開進入就是上海最神祕飲酒處之一的Flask,這裡不僅調酒厲害,點一杯招牌的Robin Hood Roy和台灣酸梅湯cocktail,每杯調酒的擺設呈現都是一絕,像是鑲在書裡的whisky flask、中國風味十足的茶杯和點綴,配上精心設計的空間和多達上百種超齊全的whisky collection,Flask絕對值得你列入口袋名單。附帶一提老闆可是台灣人呢,下次有到上海記得給同鄉打個氣支持一下。

Ounce 

當然也不是只有國外有這樣的好飲酒處阿,台灣一樣有類似概念發展的speakeasy,一開始低調到不行的Ounce,後來被大家發現後根本一位難求。在R/X Relax Cafe - the espress place內的入口可說是非常到位,唯一可惜的是機關設計得沒這個讓人驚奇,本以為是牆上什麼裝置可以觸動機關然後進入,沒想到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按鈕。不過Ounce的調酒、空間、跟氣氛都是非常棒的,在這點上一杯經典調酒,台北的夜晚可以比你想像的更有質感、更有深度。

除了上述幾間speakeasy的翹楚外,最近CMMN SNSS藉著去京都的小旅行找到了一間雖不能說神祕,但是舒適、冷門程度可說是一絕,也算是另類的低調酒吧,京都的Cafe/bar OIL。

Cafe/Bar OIL

Cafe/bar OIL位於京都河原町三條一棟民宅大樓的頂樓,就像到極具品味的朋友住所一般。超大寬敞的開放空間,家具的擺設跟室內設計完全將空間感發揮得淋漓盡致。一進門bartender看到我就很直白地說我不會說英文,其實感覺得出來有點想把我打發走,更因為這類低調飲酒處的隨興,生意愛做不做的跩樣又顯得更讓人著迷?! 死賴活賴用了英日語夾雜的方式點了招牌的highball,是想說highball是有什麼好當作招牌的,一問之下才知道用了上好的日本國內限定whisky(溝通障礙所以原諒我完全聽不懂他說的whisky牌子)配上tonic water最後用一點日本茶作點綴,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


不知道是刻意經營得低調還是時段的問題,在週日傍晚待到入夜,從頭到尾只有我一人,享受寬敞的空間和絕佳的採光/燈光設計,搭配CMMN SNSS最愛的jazz、mellow beats、甚至日本在nujabes之後極為盛行的jazzy hip hop,就這樣不知不覺坐到深夜。在異地旅行能在這麼棒的空間沉澱也讓心靈得到很大的平靜。幽默的是老闆的隨興經營,到後來要離開結帳時甚至連老闆都離開去處理自己的事,等了好些時候才說了聲抱歉匆匆趕來。隨口一問原來老闆本人平常也是jazz業餘樂手,偶爾也會有現場演出,有機會到京都旅行的各位,千萬別忘了到Cafe/bar OIL喝上一杯highball,搭配著jazz,來一場與自己最深沉的對話吧。

看完CMMN SNSS的分享,下次旅行是不是在旅館找好前就先打聽厲害的speakeasy在哪裡?用speakeasy這樣的飲酒處來認識新城市保證你印象深刻,也能在不同層面用心體會出觀光景點外的另一片風景。試試吧!


Info :

Please Don't Tell

113 St Marks Pl, New York, NY 10009, United States
+1 212-614-0386

La Esquina NYC

114 Kenmare St, New York, NY 10012, United States
+1 646-613-7100

Milk and Honey

30 E 23rd St, New York, NY 10010, United States
+1 020-706-5690

Angel's Share

8 Stuyvesant St, New York, NY 10003, United States
+1 212-777-5415

    Flask

    徐汇区陕西南路432号, 近永嘉路
    +86 3368-6108

    Ounce

    106 號, No. 40, Lane 63, Section 2, Dunhua S Rd,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6
    +886 2 2708 6885

    Cafe/Bar OIL

    Japan, Kyoto Prefecture, Kyoto, Nakagyo Ward, Shirakabecho, 442, FSSビル 6F

    +81 75-241-1355


       

      [流行] 5個造型教你輕鬆搭配高領毛衣

      cmmn snss

      Written by Soup

      又到了要將冬裝從衣櫃裡搬出來的季節了,厚重的大衣與羽絨衣是我們抵禦寒流的好夥伴,也是我們在冬天時考量外出搭配的首選,但是有項基本單品似乎經常被我們遺忘,甚至是不知道該如何搭配它,如果你的衣櫃裡也有一件高領毛衣,相信看了CMMN SNSS以下的介紹後,再也不必把它冷落在一旁了。

      1.      與西裝搭配

      將你的高領毛衣與西裝作搭配,因為西裝的剪裁讓高領毛衣在整體搭配的比例上不會顯得過於厚重,將襯衫換成高領毛衣後,也同樣不失正式感。

       

      2.      與同色針織衫搭配

      想要讓整體造型稍微casual一點的話,可以把西裝外套換成與高領毛衣同色系的合身針織衫,下身搭配西裝褲或是牛仔褲,可以讓你看起來有種從容不迫的優雅。

       

      3.      單穿

      如果你是屬於比較不怕冷的體質或其實今年台灣的冬天是暖冬,或許可以考慮購入材質較為厚重的高領毛衣,下身就搭配合身牛仔褲或休閒褲,一件就可以搞定整個冬天。

       

      4.      與皮衣或MA-1搭配

      覺得以上的造型都太過溫文儒雅,想要走出另外一種風格?那就將高領毛衣與皮衣或MA-1做搭配,乍看之下兩種單品可能在風格上互相矛盾,但是搭配起來的效果卻是意外的好。

       

      5.      與大衣和背心等多層次穿搭

      冬天室內外的溫差通常很大,多層次穿搭通常是冬天選擇衣物上的考量之一,套上一件材質較薄但保暖的高領毛衣,外層再加上背心和大衣,就能夠讓你針對室溫的變化,調配身上衣物的多寡。

      以往在你的心目中,高領毛衣可能給你一種呆呆或是過於女性化的印象,但是觀察2015各男裝品牌秋冬系列服飾如Balenciaga、Sandro和Theory等,不難發現處處都可見到高領毛衣的蹤影,David Beckham也著用Belstaff的高領毛衣為Mr. Porter拍攝冬裝宣傳照。相信經過前面的穿搭教學後,在高領毛衣的搭配上,穿出好看的男人味對你來說已是小菜一碟。



       

      [飲食] 入冬的饗宴 - 白松露 @ S.T.A.Y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吃飯這件事,終究是要看天的。小時候吃飯,都希望當天媽媽心情好,因為總是當媽媽心情特別好的那幾天,飯桌上才會出現小時候特別愛吃的食材(垃圾食物)。長大之後,或許有了經濟能力可以選擇要吃什麼,但還是有許多食材,並不是天天有,若當季時沒有把握,那往往就要再等一年。而對於愛吃的我們,內心總有份內建好的時刻表,註記著每個時節一定不可以錯過的食材,有時候是因為當季才好吃,而有時候則是因為氣候與節慶的關係 - 因此在春天就會想吃白蘆筍、秋天要吃秋刀魚與螃蟹,而冬天則不能錯過栗子與白松露。

      松露之美妙,絕對不僅僅是因為昂貴的價錢(是可恨之處吧),而是從松露本身所散發出特有的香氣。記得有次在佛羅倫斯,早上在中央市場閒逛,剛好看到一攤有賣新鮮松露,立馬買了一小顆(記得價格並不會很貴),並且請老闆幫我刨,在刨的過程中,香味已經湧入鼻中。回到飯店,將麵包抹上松露味的Cream Cheese,並夾入新鮮松露片與生火腿 - 完全將飯店Clichéd自助早餐比下!

      回到主題,我們選了一個週末的午餐到了S.T.A.Y 享用我們愛的白松露。如果是初嚐或是只想試試味道的人,S.T.A.Y所提供的套餐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當天,我們點最基本款的白松露套餐。在開胃小點後上桌的是水波蛋佐培根與新鮮白松露 - Chef將蛋白處理得像水煮蛋並搭配半熟的蛋黃,搭配松露及培根讓整體較有口感。而緊接上來的是南瓜濃湯 - 南瓜濃湯與南瓜子配上以栗子為基底的泡沫,當然還有不能錯過的主角白松露 - 南瓜子與栗子剛好襯托出白松露的香氣,與濃郁的南瓜湯相輔相成!

      而主菜則是以白松露為基底醬汁的義大利麵。義大利麵或許是襯托白松露的好選擇,Linguini不會較天使麵有嚼勁與口感,配上松露醬汁不會令人覺得太膩,新鮮的松露剛好散發出的香氣!而這次我們則帶Domain Leflaive 的Puligny Montrachet Clavoilion 1er Cru 2005,她帶來的圓潤的口感與優雅的果味,剛好搭配著白松露帶來的香氣。

      甜點則是今天最令人驚豔的一道吧。焦糖巧克力的脆皮搭配上白松露切片。酥脆的口感與巧克力的香味,完全不會與白松露有任何衝突。搭配著有點回溫夏多內,口中那甜與酸以及香氣的融合,剛好將這一頓飯劃下結尾。

      這樣的一頓白松露餐點,坦白說並不會讓你有多大的驚喜感,但是S.T.A.Y.卻很中規中矩的呈現了一套淺嚐白松露的機會,搭配三千台幣有找的價位,其實很值得。 當然,如果要深入地品嘗松露,或許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簡單的Butter Sauce Tagliolini 搭配上大量現刨新鮮松露可能是更棒的選擇,不過花費上當然就不止這個價錢!

      而不知道有多少松露的愛好者曾經幻想過能夠有一天在義大利的森林中,恣意地漫步,並且循著森林深處所散發出的香氣去尋找著松露?我想答案應該沒有,畢竟這比較像在形容松露豬的工作。不過,趁著這個季節,好好找間心愛的餐廳享受一頓白松露大餐吧!

      S.T.A.Y (Simple Table Alléno Yannick), Taipei 101 4F

      http://www.staytaipei.com.tw/index.php


       

      [專欄] 法式電音浪潮 - Daft Punk後的那些日子

      cmmn snss

      by Ultra Dance Society & CMMN SNSS


      最近隨著法國電影<巴黎電幻世代Eden>上映,法式舞曲又成為朋友們間聊天的話題,不過聊來聊去好像話題總圍著Daft Punk打轉。這次CMMN SNSS特別和台灣獨立舞曲推廣單位- Ultra Dance Society 首次合作,開啟一系列音樂專題,讓大家更瞭解整個法國電子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看完後你不只會認識很多好音樂,也不再只是知道Daft Punk。絕對讓你功力大增,自在穿梭各大舞池!

      讓我們先把時間拉回90年代,當時歐洲的跳舞音樂主要還是以主流的Euro Dance當道,  整個歐美都沉浸在科技舞曲與類似54俱樂部那種千篇一律的復古Disco熱潮之中,也讓當時歐洲文青們逐漸反感市面上那些過多的Disco歌曲和喝著香檳的高雅有錢人才能獨享的夜生活型態 。因為這樣,融入了些許Funk元素卻具有前衛Techno節奏的音樂風格正好抓住了這個時代的契機,獲得時下年輕人關注和喜愛。

      法國當地也在這樣的風潮之下便發展出了所謂的”French House”音樂類型。它的特色是用了不少Filter和Phaser效果器,但同時又有點Funk, Disco的味道,所以也有人稱為”Filter House”或是”French House”。這個開端或許在音樂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影響爾後眾多歐美電子音樂創作者,例如大家熟悉的法國天團Justice和近年超夯的EDM曲風,或多或少都深受其巨大影響。

      那創造出這個開端的人是誰呢?歐洲樂界普遍認為是Thomas Bangalter。不認識他的朋友真該抓去打個十大板噢,因為他就是Daft Punk的其中一員(另一位叫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Thomas Bangalter在1995年創立了獨立音樂廠牌Roulé,自此時開始,French House、French Touch、Electro Techno的雛形便慢慢開始形成,廠牌下的藝人像是Alan Braxe, DJ Falcon和Stardust以及由Thomas Bangalter與DJ Falcon所共組的雙人創作單位”Together”等人都是當代的代表人物。

      而到了1997年Daft Punk推出第一張專輯Homework時,也是因為Thomas Bangalter經歷過Roule的創作和發展階段,更讓這張Homework這張專輯的概念與完成度更加明確,結果就是由Daft Punk所領軍的法式舞曲新浪潮(French Touch) 正式引爆。所以說Daft Punk為什麼可以讓我們津津樂道這麼長的時間?因為他們代表的不光僅只於One More Time登陸美國所造成的舞曲炫風,而是創造了電子音樂更多的可能性,更進而默默影響了一整個音樂世代對於舞曲未來的無限想像。

      在最前面和大家提到要介紹的是整個法式電音發展的脈絡,所以就再來帶一下當代頗受歡迎的Justice和潮味十足的法國音樂廠牌Ed Banger。雙人組合Justice就是隸屬於Ed Banger Records旗下,曲風比較偏Indie Electro。而同樣屬於Ed Banger Records比較有名的還有像是Cassius和DJ Mehdi。那麼為什麼要特別提到Ed Banger?因為它的老闆叫Pedro Winter a.k.a Busy P,也就是Daft Punk從1996到2008年的團隊經理人 ,他掌管了Daft Punk所有規劃與行銷,也是將Daft Punk成功打入美國的重要推手。

      而剛好今年上映、以美國EDM舞曲作為背景的電影”音浪青春”的英文片名”We Are Your Friend”也正是讓Busy P當初發掘Justice兩人的第一首創作歌曲(也是貫穿電影 “音浪青春 “的電影主題曲)。說到這邊,大家是不是發現這一切都串連起來了呢?整個法式舞曲風潮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發展脈絡。若要繼續說下去的話,後來流行的EDM風格也是在吸取上述的音樂養分之後才如此一步步發展浮出商業檯面上。

      然而,總是令人摸不清下一步的Daft Punk選擇在EDM商業舞曲熱潮的頂峰2013年推出樂迷等待長達八年的最新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之中,撇開之前自身創造的電氣舞曲神話標籤,選擇重新擁抱內心深處最初的音樂記憶,邀請並紀錄下心目中對於過去20年對電子音樂樂壇有著重要影響的藝人合作作品,彷彿重新回到70/80年代的音樂根基,企圖再次改變世人對電子音樂的既有觀念和框架。同時更重新提供給時下EDM生態與樂迷另一個對當代跳舞音樂的無盡反思。

      這次專欄part 1我們主要談了90年代Daft Punk帶起的法式舞曲新浪潮 (French Touch)之後的音樂發展,應該不會太難吸收吧?下一回我們會聊更多在2000年左右當紅的Electro/Indie Dance藝人和他們的音樂脈絡,記得準時收看喔!


      about Ultra Dance Society

      一個在台灣本地以推廣各式獨立跳舞音樂的非營利音樂網站社群與音樂演出推廣組織,於2012年初成立後獲得許多本地與國外樂迷的支持。立志將世界各地蓬勃發展的優質獨立音樂風潮推廣給本地的年輕朋友以及音樂愛好者,讓更多人能夠藉由各國的獨特音樂特色瞭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定期舉行音樂派對與Live演出推廣活動,讓台灣樂迷在國內就能體驗與國外同步的藝術、潮流文化等國際性音樂表演。

      blog: http://ultradancesociety.blogspot.tw/



       

      [新聞] CMMN SNSS weekly picks 11/2-11/8

      cmmn snss

      身為生活不可或缺的品味夥伴,CMMN SNSS替你精選每週5則不可錯過的一週大事。讓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能優雅地知識不落人後!


      Clockenflap 香港音樂藝術節

      喜愛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11/27-29在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旁的Clockenflap將進入倒數階段,到時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以及音樂家,連續三天帶來豐富的表演。而且這次演唱會的line up十分強大,有the Libertines, New Order和Damien Rice等。票已經賣到第三梯了,還不快去搶!

      Source: Clockenflap


      Rolex也來原力解放

      南韓的BOONTHESHOP將帶來一系列客製化的星際大戰Rolex手錶,包含了Submariner和Daytona兩款經典都被換上了星際大戰風格。除此之外還會有精美的收藏盒。只能說星際大戰電影再不上映,我們的原力=購買力都要被消耗光了。

      Source: Hypebeast


      Emoji鍵盤

      身邊一定有許多朋友沒事傳簡訊一定要加上幾個Emoji才開心,有時覺得可愛但不知為何有時又讓人生氣,無論如何Emojiworks推出了一款藍牙的鍵盤,讓你簡單又快速的加上Emoji圖案。而且不管是任何電腦系統或手機都完全支援,肯定是聖誕節送禮好選擇。

      Source: Hypebeast


      DSPTCH 秋冬新配件

      有時候出門旅遊免不了要帶著大包小包,要多帶外套怕變冷,要多帶鞋子應付不同地形,更別提單眼相機是一定的了。如果不想帶堆東西看起來像流浪漢,不妨考慮DSPTCH新出的一系列strap配件,讓你怎麼掛怎麼帥,通通背上身也沒問題,可謂犀利哥神器。

      Source: DSPTCH


      BLOCKS modular smartwatch

      智慧錶的出現確實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型態,但在制式化的設計下彷彿也給定型了。BLOCKS計畫推出一款更具個人化的智慧錶,讓你更貼近自己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運用,將有機會擴充它的機能。所謂自己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智慧錶當然也要自己做!

      Source: kickstarter